首页 > 摄影 > 正文
山长水远,却只一世轮回
拍摄:壹加壹
麻豆:果冻
人生虽漫漫,却只一世轮回。
山长水远,拥有简单初心,绽放最美姿态于四季,不争、不贪。
心如素简,性若淡菊,不求人生有多惊艳,唯求一份简单自在的欢喜。
携一缕阳光,一季翠绿,牵起期待的眸,走进一个人的山河岁月。
听陌上风,如是吹,念静默如初,心念的追随是一场长途跋涉的旅程,山长水远的人生道路,需慢慢去感悟。
站在时光之巅,让心如明镜,眸光中只有时光的静好,山水的壮美。
一日之中最好的时刻,无非暮色夕照,倦鸟归林,无人来,亦无意走。
十指轻弹,人生喜忧,生命的意蕴,当是云淡风轻,沐人间烟火,品出真我的味道。
任凭光阴如水,一颗笃定的心从不曾偏离过既定的轨道,一直依着心中的理想模式,不惊不扰,依然是恰到好处的欢喜。
都说佛界是一种风景,凡尘也是一种风景,而一个人只能在适度的位置欣赏风景。
一幅画、一盏茶、一卷书、一窗静,就是一个人生。只有身体和灵魂在同一条路上,才能领略到远方的诗意和明媚。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山长水远
山长水远,拼音:shānchángshuǐyuǎn,注音:ㄕㄢㄔㄤˊㄕㄨㄟˇㄧㄨㄢˇ。第一层意思是山水阻隔,道路遥远,出自唐许浑《寄宋邧》,第二层意思是山川壮阔。
轮回
轮回,在佛教之中,他们认为一切有生命的东西,如不寻求“解脱”,就永远在“六道”(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中生死相续,无有止息。轮回并非释迦牟尼佛所创,而是他把古印度婆罗门教的轮回思想加以发展而形成佛教的轮回思想。婆罗门教中的轮回是说自我轮回于天、祖、兽三道中,就像人从一间房子走进另一间房子。轮回(Samsāra),是流转之意,在印度是由奥义书时代(公元前七百至前五百年间)以下各派宗教的共通思想,其起于梵书时代(前一千至前五、六百年间),成熟于奥义书时代。
- 上一篇:江南的三月,聊赠一枝春
- 下一篇:纯净,关于win764位纯净版的介绍
- 网友评论
- 相关阅读